(资料图片)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黄震)自共同缔造工作开展以来,竹溪县汇湾镇以共建贡茶特色小镇为目标,以土地梁村为重点,从解决群众身边“小事”着手,发动群众决策共谋、发展共建、建设共管、效果共评、成果共享,着力发展“共享经济”经营模式,实现乡村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,在共同缔造示范片区建设中深化贡茶特色小镇建设。
绘制共同缔造“规划图”,奠定以民为本“主基调”。整合议事制度,搭建群众协商平台。健全了“党委+支部+党小组+党员中心户+群众”的五级组织架构,设立4个“红色湾组”,选举出了13名中心户长。搭建“众人来商量”协商议事平台,发动群众参与、凝聚群众共识,凡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及时掌握群众诉求,让群众全过程参与乡村建设。同时,充分发挥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密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优势,深入开展“六访六促”为民服务办实事活动,完成主动代办事项14件,精准解决5件矛盾问题,开展说事活动10余次,形成了党群齐心、共同治理的浓厚氛围。广泛听取意见,完善村庄发展规划。在土地梁示范片区建设过程中,聚焦建设意愿共同征集、建设内容共同商议、建设方案共同研究,先后召开群众会、院坝会30余次,广泛征求和收集村民意见建议,制定村庄规划、商议建设内容、研究建设方案。在广集民意、汇聚民智的基础上,该村绘制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,打造旅游接待区、产业示范区、农户经营区的总体规划蓝图。通过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,让村民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,广泛提升了群众参与度,让“共同缔造”理念深入人心。多方联动,优化产业发展布局。全力推进“党建+贡茶产业链”建设,成立贡茶产业链党委,形成了“党委建链、服务延链、集群融链、文化兴链、科技兴链、未来展链”的完整产业链条和“横向联动,纵向延伸”的“1+X+N+R”组织架构,全力打造“党建+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贡茶产业发展。目前全镇已成立50家贡茶企业(合作社),吸纳114名贡茶产业专业人才,打造了1.2万亩智慧茶园示范基地,实现7.5万亩茶园抱团发展,筑牢了产业兴旺的基石。
探索共享经济“新路径”,形成融合治理“新格局”。盘活资源,凝聚共建力量。为进一步集聚生产要素、凸显平台功能、发展乡村产业、带动农民增收,土地梁村围绕“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股权、股权变资金、资金变项目、项目变收益”目标,对村内资产进行了盘点,摸清了集体资产资源家底、群众自有闲置资产状况、生产经营规模以及人力资源专长等情况,建立了“闲置资源库”“农资储备库”“人力资源库”“农特交易池”。整合要素,建强村级运营管理公司。统筹农户闲置资产和富余农资,将村集体资产资源实物作价入股,成立了村级运营公司。同时,通过“联营、联建、整合、共享”多元化途径,改建改造农房35处,盘活多处闲置农房入股,均交由村级运营公司经营。与金融部门合作进行“整村授信”,做大公司资产规模。统筹调配,因人设岗增收。由村级运营公司牵头,通过对片区长期居住人员166人进行农味加工、餐饮服务、茶艺表演、环艺修剪等各种职业及岗前培训,分人定岗,由村级运营公司运营按需进行统筹调配,拓展了厨哥厨嫂、职业菜农、园艺修剪、水电维修、环境保洁等就业岗位。双向联结,建立利益模式。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,将片区内房屋及环境要素进行个性化改造,形成一房一院一地,并根据需求改造为茶香小厨、茶香小舍、半山茶室等多种业态,形成村级运营公司仅需管理、财务、仓管人员的经营模式,实现传统茶农与新业态服务人员的自由转换。一方面降低新业态经营主体运营管理成本。所有经营场所无固定人员,市场主体按照所需向村级运营公司提出劳务需求,村级运营公司通过劳务培训、派遣等方式将村内劳动力即时派遣,增加闲置劳动力收入;另一方面利用村级运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。实现了让茶农借船出海、增加收入、让村级运营管理公司借鸡生蛋、创收盈利的“双赢”局面。
唱好基层和谐“同心曲”,谱写幸福生活“主旋律”。推行“积分共评”,共享集体经济提升的福利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,通过建立积分超市,民主评议设立家庭积分规则,将人居环境整治、社会治理、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,让群众全过程参与、全链条监督、全周期管理,由镇村干部+三师三员三老等群众,根据评比标准每月对村民实际情况进行打分积分,积极探索“村党支部+商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推进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,探索集体经济“4222”收益分配模式(农户分红40%、村集体分红20%、运营主体分红20%、发展资金分红20%),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,充实产业发展基金,并采取家庭积分兑换相应物质奖励方式,让村民共享集体收益。开展“家建”活动,共享不断改善的美好环境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家风馆、清廉村居等载体,大力开展“乡村夜校”“二十四汇育好人”“三传三亮三评三好”“五好家庭”等评选活动以及“我的家庭档案”展示活动,提升村民共建共管共治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的意识,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户出资出力对农户现有的老旧房屋、厕所栏圈、庭院环境进行改造。配套建设旅游道路、邻里互助照料驿站、公共厕所、环境绿化亮化,开展污水垃圾治理,通过群众自己动手提升居住环境和乡村整体风貌。实施“多元共治”,共享数智乡村发展的红利。因村制定“一约五会”制度,建立“一五一十”工作机制,开发“数字乡村”治理平台,设立“群众报事”“晒农平台”“人才服务”等端口,配套安装了烟感报警器、森林防火眼、一键式呼叫等智能设备40套,推动防汛预警、森林防火、防溺水、孤寡老人求救等事项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解决”。借助茶文化研究中心、贡茶汇客厅、贡茶博物馆、家风馆等乡村旅游景点打造茶旅融合精品路线,培育成“共享经济”新业态,村民从“看客”成为“员工”“股东”“老板”,实现了村民“家门口就业”,在家鼓起“钱袋子”。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